黑色星期五”可能不是購物季最擁擠的一天,但是它預示著買買買開始了。
每年感恩節后的那個星期五是美國的傳統購物日,也就是“黑色星期五”,這一天預示著購物季的開始,人們會沖進店鋪,搶購打折的商品,甚至早早帶上帳篷和睡袋去商場門口排隊 。
今年,這個相當于線下“雙 11”的日子就在三天之后,Google 地圖根據去年購物季的歷史數據,給出了建議。
第一個建議就是,趕早不趕晚,盡量別在星期五下午去購物,因為往年的經驗是,那時候哪哪都是人。
Google 地圖分析了 2014 年 11 月 1 日至 12 月 25 日的位置歷史,發現無論是百貨商場、電器店、折扣店還是手機賣場,人流量都在下午 2 點到 4點之間達到頂峰,而上午的人流量有的還趕不上前一天,也就是感恩節下午的人流高峰。
另外一個建議同樣是關于人流量,事實上,“黑色星期五”當天商店的擁擠程度不一定趕得上圣誕節前的那幾天。只有電器城和手機賣場去年在“黑五”當天迎來一年的客流頂點,幾乎是平時周末銷量的兩倍,畢竟那天打折打得最狠的就是電器和手機。
尤其是圣誕節前的那個星期六,Shopping Mall、折扣店以及百貨商店的客流都比黑色星期五要來得多。一美元店的銷售頂峰則是在平安夜當天,想想那些最后關頭才準備禮物的人,這倒也有些道理。
如果想挑一個人沒有那么多的日子去購物,Google 整理出了一份購物季日歷供人們參考,告訴你幾種店鋪人流量最高和最低的日子分別是哪些。
不過,這些數據都是去年的,考慮到今年人人都可能看到 Google 的建議,現場情況究竟如何,還得看。
來源:好奇心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