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終端“身份證”變更 IPv4必將被IPv6替代
IP地址就像網絡終端的身份證一樣,它存在于網絡的各個角落。目前,隨著終端數量的不斷增多,IP地址的需求量也變得越來越大。可是IP地址的數量是有限的,現今我們接觸到的IP地址,嚴格說應該叫IPv4,是互聯網協議(Internet Protocol,IP)的第四版,也是第一個被廣泛使用,構成現今互聯網技術的基石的協議。 IPv4可以運行在各種各樣的底層網絡上,網站建設比如端對端的串行數據鏈路(PPP協議和SLIP協議),最常用的是以太網。從理論上講,IPv4編址1600萬個網絡、40億臺主機,但采用A、B、C三類編址方式后,可用的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的數目大打折扣,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,而人口最多的亞洲只有不到4億個,中國截止2010年6月IPv4地址數量達到2.5億,遠遠落后于4.2億網民的需求。難怪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首席科學家杰夫·休斯頓(Geoff Huston)表示:IPv4地址的減少將成為亞太企業未來3年將面臨的最重要問題之一。更可怕的是,全球所有的用戶都將面臨IP地址匱乏的現狀。 要解決IPv4數量不夠的問題,就應該升級它的版本,番禺網頁設計也許你會想到IPv5,不過IPv5和IPv4沒有任何關系,IPv5是一個實驗性的資源預留協議,被稱為因特網流協議(ST),在因特網上實時傳輸,又稱為ST2。它被設計與IPv4一起運行的。 真正替代IPv4的是IPv6 IPv6的地址數量到底多龐大呢?其所擁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約8×10^28倍,正像其宣傳口號一樣:IPv6讓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具有IP地址。從長遠上來看,IPv6的普及勢在必行。 IPv6發展帶來的好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項: 1.徹底解決IP地址不足的現狀; 2.將家電、傳感器、汽車等納入IP化進程,推動物聯網發展; 3.更小的路由表,提高了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速度; 4.更高的安全性,用戶可以對網絡層的數據進行加密并對IP報文進行校驗; 5.支持更多的服務類型,擴展更方便。 IPv6時代早該到來 IPv6是擁有40年歷史的互聯網最重大的升級,番禺做網站公司只有那些有遠見的運營商和企業才部署IPv6,因為互聯網目前使用的IPv4地址已經快要枯竭了。根據互聯網IP地址管理機構ICANN公布的數據,截至2010年10月,已經分配了95%的IPv4地址空間,可能在今年12月就會耗盡,最遲在2011年也就無IPv4地址可分配了。 那時的情況將是眾多終端搶占一個IP地址,這對于互聯網上層終端來說固然威脅不大,但對于廣泛存在的普通終端來說,將面臨巨大挑戰。 IPv6的時代來了!即便所有人都不愿承認這個現實,番禺網站設計但它就像懷胎十月的新生兒,不可控制的分娩。ARIN總裁兼CEO John Curran說:2012年,我們希望看到新的寬帶用戶通過IPv6連接到互聯網,這些用戶訪問啟用IPv6的網站將會獲得更好的體驗。 為推進IPv6網絡的普及發展,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(APNIC)在今年2月實施了一項特惠政策,允許亞太地區的國家級互聯網注冊機構會員(NIR)免費為其所有會員單位申請一塊IPv6地址,該計劃直接推動了亞太地區IPv6地址的快速增長。 而CNNIC在此政策下推出了“IPv6地址快速申請通道計劃”,幫助CNNIC的IP地址聯盟會員單位免費快速申請一塊IPv6地址,部署IPv6網絡,廣州做網站公司開展各種基于IPv6的應用或測試。目前CNNIC已通過快速通道分配IPv6地址70塊,我們已經看到了對IPv6發展做推動的措施。 當然,IPv6也并非是十全十美,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。IPv6在未來的發展中還需不斷完善,這是一個過渡的過程,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本投入,但從階段性上來看,IPv6是必經的發展過程。也許我們從來不會感受到IPv4的壓力,可一旦感受到,番禺網站建設將會帶來互聯網的倒退,IPv6這個承載著希望的產物,會讓網絡的進步更加平滑。